思必驰公司怎么样「思必驰上市进展」

  思必驰是做什么的

思必驰是国内专业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公司,拥有全链路的智能语音语言技术,自主研发了新一代人机交互平台(DUI),和人工智能芯片(TH1520);为车联网、IoT及政务、金融等众多行业场景合作伙伴提供自然语言交互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底,思必驰拥有各类已授权知识产权900余件,其中已授权专利近400项,软件著作权近300项。并拥有中英文综合语音技术。思必驰语音识别、声纹识别、口语对话系统等技术曾经多次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国际研究机构评测中夺得冠军。

思必驰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互联网+”重大工程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工程、工信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项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并累计参与40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凭借雄厚的AI技术实力与广泛的产品业务落地,2020年,思必驰完成pre-IPO轮融资;2021年3月,思必驰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更名为: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思必驰怎么样

IDC数据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之语音语义市场份额,从年度数据来看,科大讯飞位居第一,阿里云、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开始上升。并指出,我国人工智能之智能语义市场格局越来越聚焦在头部厂商中。其他厂商中,华为云、京东云贡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对话式AI厂商、智能客服厂商。就市场份额来看,思必驰位居第四,反映出在商业落地能力。

思必驰公司怎么样「思必驰上市进展」
 

思必驰2019年、2020年、2021年收入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3.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3.71%。

思必驰结合目前经营计划、在手订单情况以及相关条件假设,若进行测算的扭亏为盈的条件均可达成,基于测算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点为2026年。具体来看,思必驰预计未来5年营收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目前在手订单以及对未来业务的谨慎预测,预计未来2022年—2026年的营收规模分别为4.52亿元、7.25亿元、11.5亿元、16.9亿元和24.51亿元,2021-2026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为51.46%。

思必驰公司怎么样「思必驰上市进展」
 

虽然预测预计盈利时间在2026年,但思必驰毛利率也在逐年下降。招股文件中显示,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72.17%、69.74%和58.15%。另根据思必驰预测,预计综合毛利率在未来三年内将有所下降。主要是未来进一步推进实施软硬一体化产品战略,逐步打造覆盖AI语音芯片、AI模组和AI终端等硬件产品形态的解决方案,硬件产品占总收入比例从2021年的33%提高至2026年预计的59%。

  思必驰上市进展

日前,AI语音企业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必驰”)完成了首轮问询回复。

从首轮问询看,思必驰实际控制人疑似通过低价转让股权,换取一致行动关系的问题被关注。此外,这家成立15年的AI语音企业仍未走出商业化困境,报告期内主营产品增长乏力,议价能力持续下滑,且智能语音领域前有科技巨头后有行业新秀,思必驰如何能扭亏为盈也是监管关注的重点。

  低价转让股权,疑似换取一致行动关系

据招股书,思必驰前身思必驰有限成立于2007年10月,由高始兴、秦艳艳共同出资3万元设立。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高始兴和俞凯,两人分别直接持有公司 11.53%和 7.96%的股份。

钛媒体APP注意到,思必驰成立至今,经历数次股权变动,实控人与上海聚安之间的股权交易尤为引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1月,苏州联想之星将其持有的思必驰有限 0.9038%的股权(对应 21.426万元注册资本)以 3100 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睿薪投资,转让价格为 144.68 元/每1元注册资本。

同期,高始兴将其持有的思必驰有限 0.5%的股权(对应11.8534万元注册资本)以1543.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聚安,转让价格为130.22元/每1元注册资本;俞凯将其持有的思必驰有限 0.5%的股权(对应 11.8534 万元注册资本)以 1543.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上海聚安,转让价格为 130.22 元/每1元注册资本。

同一时间点,上海聚安相较其他入股价格要低。值得玩味的是,2018 年 10 月 19 日,高始兴、上海聚安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以下简称 “2018 年一致行动协议”)。2020 年 11 月 1 日,高始兴、俞凯、林远东与上海聚安共同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以下简称“2020 年一致行动协议”)。 也就是说,上海聚安作为思必驰的单纯财务投资者多次与实际控制人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 。

公司是否存在以低价入股作为条件换取上海聚安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的情形呢?公司在回复问询时称,上海聚安的实际控制人胡浏鹤的配偶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职时,与公司实际控制人俞凯结识,因为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通过购买创始股东股权的形式投资于发行人且不享有其他股东与发行人及其实际控制人约定的特殊股东权利。因此,该等股权转让价格系经各方友好协商,在当时思必驰有限的D轮融资估值的基础上经进行一定折扣。而上海聚安作为单纯财务投资者与实际控制人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的原因则是为了提高思必驰有限股东会层面决策效率。

  业绩连亏,主营产品毛利连降

思必驰是国内专业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基于全链路智能对话系统定制开发平台和人工智能语音芯片,提供软硬件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产品服务。其产品、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客户包括上汽、北汽、理想、哪吒、OPPO等。

思必驰虽然背靠优质客户,技术与产品服务落地场景覆盖领域也很广,但是难逃AI企业烧钱亏损的宿命。数据显示,2019-202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5亿元、2.37亿元、3.07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1.8亿元、-2.98亿元。简单计算可知,思必驰2020年营收增速为106.36%, 2021年则下滑至29.87%。也就是说,思必驰在亏损幅度扩大的同时,营收增速也同时放缓。

不过,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相比一时亏损,更重要的是核心科技产品能否带动整体增长。

从营收构成看,思必驰主营业务分三大板块,分别是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和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

思必驰公司怎么样「思必驰上市进展」

  思必驰营收构成情况,截图自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该三大业务在2021年的营收和占比分别为:智能人机交互软件产品0.65亿元, 占比21.06%;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1.02亿元,占比33.00%;对话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中技术授权服务0.74亿元,占比23.98%;定制开发服务为0.68亿元,占比21.96%。由此可见,营收占比最高的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是思必驰最大的业绩贡献者,也是唯一一项占比逐年增长的业务。报告期内,从2019年占比不到20%逐年增长至2021年的33%。

思必驰公司怎么样「思必驰上市进展」
 

  思必驰各项业务毛利情况,截图自招股书

  然而,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对思必驰的利润贡献却是最低的。据招股书,该项业务在2021年产生的毛利仅10.85%,远远低于其他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的毛利率也一直持续下滑。报告期内,该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8.75%、24.74%、19.12%,远低于其他业务的毛利率水平。而思必驰的综合毛利率也因此被拖累,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72.17%、69.74%和 58.15%。

这也意味着,作为思必驰最大的业绩贡献者,软硬一体化人工智能产品却贡献了极少的利润,成为公司最不赚钱的业务。

对于AI语音公司商业化困局,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于佳宁告诉钛媒体APP,智能语行业在此前还处于技术的早期阶段,并没有足够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支撑,这也导致单纯的智能语音公司无法做到商业化突破。其次,智能语音公司运营的成本、产品的销售成本极高。以思必驰为例,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思必驰的销售费用率在2019-2021年分别为 73.36%、46.35% 和 47.16%,这些因素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内外交困之下,盈利前景难料

一边是自身业绩持续亏损,一边是强敌环伺,思必驰如何将技术落地,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中获得有效的增量,也是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报告期内,思必驰营业收入虽然连年增长,但是因为持续亏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始终处于净流出状态,报告期内分别为-5.63亿元、-6.55亿元和-2.34亿元。按照目前的亏损趋势,公司账上的货币资金只够花一年,现金流的问题会大大制约未来的发展。

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报告期内,思必驰的流动比率分别为2.14倍、4.01倍和1.77倍,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值分别为6.99倍、6.98倍和5.63倍;而报告期各期思必驰的速动比率分别为2.03倍、3.86倍和1.56倍,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6.84倍、6.77倍和5.37倍。不论是流动比率还是速动比率,思必驰均较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低了不少。

为缓解公司流动性压力,此次思必驰IPO拟募资的10.33亿元中有3亿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另外,思必驰的存货规模一直在增加。2019-2021年,公司存货分别是1433.84万元、2442.07万元、5536.95万元,三年翻了近4倍。

  除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激烈的市场竞争也是思必驰无法回避的难题。

根据德勤最新数据,近三年中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行业进入企业也在增多,虹软科技、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专注于智能语音的发展。此外,智能语音领域门口一群颇受资本青睐摩拳擦掌的行业新秀。10月,智能语音交互平台标贝科技刚刚完成 B1 轮数千万元融资,由基石创投、联储创投投资。11月,自动语音识别软件开发商AI Communis宣布获 13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Todai IPC 领投。

而前述一批行业明星企业,也是思必驰招股书中重点提到的竞争对手。数据显示,2021年,虹软科技、寒武纪、云从科技、科大讯飞等四家公司营收分别达到5.73亿元、7.21亿元、10.76亿元和183.14亿元。对比之下,思必驰同期营收为3.07亿元均少于这四大对手企业。

前述业内人士近一步告诉钛媒体APP,目前智能语音公司的策略,主要就是倾向于消费级市场。实际上,随着新兴自然语言技术产生以及已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语音技术已经逐步从萌芽期迈入了成熟期,智能语音公司不应该将目光局限于当前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困局之下,而是可以思考如何结合自身技术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适当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思必驰成立之初对标科大讯飞,将公司业务定位在教育领域,近年来思必驰把未来发展方向目标聚集在智慧家居、汽车和消费电子上,拓展金融、政务业务。不过从思必驰的前五大客户名单看,前述业务领域内鲜有稳定的大客户。报告期内,只有消费电子领域的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始终位列大客户名单之内。对于公司近年在前述领域的业务有何进展?有没有在上述领域获得稳定的客户资源?钛媒体APP试图电话联系思必驰求证,但电话始终未能接通。

  思必驰成功案例:

思必驰整体业务围绕“云+芯”重点布局。“云”即“DUI”,“芯”即“AI芯片”,针对智能终端和企业服务提供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和全渠道的智能对话服务。在企业服务市场,思必驰专注于新场景和新技术的落地,打造企业智能服务的定制平台,包括智能客服和知识机器人等,思必驰也逐渐将业务领域扩展到政务、地产、酒店、医疗、金融、物流等新场景。

  成功案例一:同程网

同程网是国内知名大型旅游网站,业务涵盖酒店、机票、景点门票、自助旅游在线预订,旅游信息化、旅游软件开发、旅游目的地资讯及攻略等方面。

作为移动互联领域的先行者,同程网敏锐地察觉到了移动市场对于语音语义技术的需求,在评测了几家语音公司的技术后,同程网选择思必驰作为其语音语义技术的提供方,为其同程旅游等产品提供人机语音交互的信息查询、各类预订等功能。思必驰也充分发挥自身技术服务特色,专为同程网进行了语音技术优化和语义技术的定制,让搜索结果更为准确,操控更为便捷,极大提高了同程网产品的用户体验!

  成功案例二:春秋航空

2014年3月,思必驰对话工场与春秋航空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对话工场将向春秋航空提供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义、人机对话等一系列语音技术服务,为春秋航空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首个中国民营资本独资经营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专线,也是中国首批民营航空公司之硕果仅存者,是国内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2011年净利润逾4.7亿元,成为当前国内最成功的廉价航空公司,总部在上海,在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沈阳桃仙机场设有基地。

  成功案例三:联想

联想集团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等商品。联想也是中国智能设备最大的生产商之一,其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其整体手机业务也稳居市场稳居中国第二。

现今,语音技术已成为了智能设备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思必驰针对智能设备的语音增值设计了一篮子解决方案,并提供可定制化的服务,为每个智能设备都量身定做一套语音功能。最终,思必驰凭借专注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与合作诚意,打动了联想集团,未来,联想智能设备将植入思必驰国际领先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等技术,实现唤醒、人机互动等特色语音功能,为消费者带去更多语音惊喜!

  成功案例四:乐投卡尔

乐投卡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专注安卓(Android)智能车机方案的研发,目标是“做世界最好的车机方案”。是全球最早将安卓操作系统软件应用于开发智能车机产品的公司,其开发的安卓智能车机方案是当前世界上最稳定、成熟的智能车机方案。

乐投卡尔采用思必驰语音交互技术,实现智能车机语音操作:拨打电话、调节音量、调节收音机频率、操作APP、调节屏幕亮度等。

文章标题:思必驰公司怎么样「思必驰上市进展」

文章链接:https://www.linkedcc.com/tg/7926

版权声明(详见页尾):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投稿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000-000-00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linkedcc.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特牛号】企业管理软件资讯平台